十二五让欧盟企业发挥强项 Go back »

2010-11-08 | All chapters

十二五让欧盟企业发挥强项
环球时报, 2010年11月7日

中国欧盟商会2000年秋天成立时只有51家会员企业,转眼10年过去,商会的会员数量达到1500家。在今年4月接受商会“商业信心调查”的 500家会员企业中,中国大陆雇员超过5000人的企业就占了1/10,认为中国仍是首选投资目的地的有30%,中欧商贸合作的密切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自从金融危机蔓延以来,总有一些欧盟企业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恶化,担忧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对此,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Dirk Moens)11月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坦言,“在中国投资”与“在初创期投资”有明显不同,欧盟企业要区别对待,正常运行的欧盟企业没理由再要求更多的优惠,但需要绝对在公平基础上的竞争。


环球时报:您自2009年3月1日起担任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一职,恰好是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阶段,也是外企对中国投资环境抱怨开始增多的时候。您对欧盟企业在华的前景乐观吗?您怎么看这些抱怨?


丁凯:欧盟商会在华这10年,中国令人难以置信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全球提供了最大的市场机遇。因此,任何公司,特别是有国际化雄心的公司几乎难以忽略中国市场。总的来说,欧盟企业对在华前景,尤其是增长潜力很乐观。很多行业都确信未来10年全球最大的增长点将在中国。另外,欧盟企业对中国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方式,以及在全球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保增长的刺激方案表示欢迎。


我并不喜欢“抱怨”这个词,因为它太简单了,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事情抱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外企面临的问题,比如他们进入新市场时感受到的竞争壁垒,比如不了解政府对市场透明度的监管要求,以及如何做出相应调整。


环球时报:在您任职期间,有多少家欧盟企业离开中国,或准备离开中国?


丁凯:中国欧盟商会代表着1500家在华欧盟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服务于中国市场,超过9成会员企业看好中国巨大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机会。大约半数的会员企业来中国至少有10年了,这意味着他们已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感到自己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公司了。尽管是外商投资,但他们在中国纳税,雇用中国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他们不会轻易退出中国市场。当一家公司面向中国市场时,最佳的投资地点就是接近这个市场,并在中国发展。在经济危机中,是有一些企业离开中国或倒闭,特别是那些与出口相关的公司,受到很大打击。据我了解,一些企业不得不关闭,或进行重组。但它们在重组之后反而比过去更有竞争力了。我知道一家欧盟企业过去过于依赖出口,受到危机影响后,开始重新调研中国本土市场,现在它的投资结构更加平衡,既重视出口,也重视中国市场。因此,好的公司即使在危机中也能赢得竞争优势。


我们并没有离开中国市场的具体企业数量。有一些会员企业因倒闭而离开商会,也许有近百家吧,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在1500家的会员数量中,这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有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可能已经在经济转暖、出口复苏后又重回中国市场。不会有大量欧盟企业离开中国,原因很简单: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机会,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激励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当然,这不意味着欧盟企业没有担忧,比如,它们认为一些市场仍没有放开,担心能否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企业竞争,这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政府是否过于保护本土企业。


环球时报:商会9月初发布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10/2011》是否给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言论降了温?


丁凯:今年上半年,欧盟企业仍对金融危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十分紧张,因此它们比过去更强调监管环境和市场准入。对在华欧盟企业来说,一方面,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加剧了企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本土竞争者通过学习变得更有竞争力了。当中国的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后,欧盟企业更加担心能否公平竞争。但我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常结果,人力正受到更多重视,人们也开始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需求更加多元,这是商业发展的正常逻辑。


我认为,“在中国投资”和“在初创期投资”有明显不同,欧盟企业要区别对待。我理解一些中国公司的反应,“你看,看那些外企,总是得到更好的条件,更多优惠”,不过这绝大多数是在投资初期的事情。企业开始一项商业运作需要巨额的先期投入,需要土地、设备、机器、工厂,各国政府都希望能减轻企业初期投入的困难,中国也如此。为什么来中国投资,而不是去印度、印尼呢?因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初始的投资环境,比如减税优惠,提供租金不算太贵的土地,我认为这是公平的,否则外资不一定来中国,也许会去其他地方。但两年以后,当公司开始运作后,就没有理由再得到更优惠的对待,而是需要绝对在公平基础上的竞争、运作和创新激励。


环球时报:商会的建议书中提到,在国际金融公司(IFC)2010年发布的“商业环境”排名中,中国只列第89名,不仅名次比2009年下跌3名,而且远远落后于泰国(第12位)、马来西亚(第23位),甚至不如蒙古(第60位)和巴基斯坦(第85位)。在您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去过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工作。客观来说,您认为这个排名公正吗?


丁凯:任何企业进入一个市场,参与竞争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我工作过的那些国家,谈到竞争都有各自的困难。比如欧洲,因为太过成熟,增长有限而竞争者却太多,市场并不好进;非洲则缺少基础设施,且购买力低,市场不够大。我想IFC的排名,更多评估了创立一家企业或企业在一国运营公司时行政手续上的繁复程度。客观来说,我并不认为中国排名第89位能说明什么,而且这个排名并没有衡量市场机会的多少,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我相信中国绝不会是在第 89位。


环球时报:对市场准入的要求现在是双向的。中国希望分享更多欧美先进的技术资源,但并不如愿,因此,中国同时也在加强创新,把技术本地化。这无疑会加剧欧美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必然会使一些公司遭受损失。一些欧盟在华企业是否也忽略了这种竞争带来的变化?

丁凯:坦率地说,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绝对是必要的,并且是发展的驱动力。就我所知,没有欧盟企业会不欢迎中国的本土研发和创新,因为不仅中国消费者可以从中受益,全球消费者也是如此。我想一些外资竞争者感到困惑,是担心自己被潜在地排除在政府采购市场之外,很难满足中国政府制定的条款。欧盟企业也希望参与到中国的创新发展中,希望能扩大在华的研发设施。但同时,它们担忧是否能不受限制地使用这些研发成果,如果它们将一些技术许可证或专利带入中国是否能受到保护。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经济平衡增长,重视环境保护、提高能效、绿色科技等,我想这些正是欧洲的强项。欧盟企业需要的是知识产权受到保护,因为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企业希望得到回报。它们希望确保自己的技术被引入中国后不会被其他公司使用,包括外资公司和中国公司。我并不是说这些已经发生,但确实是一些在华外企担忧的。

环球时报:欧盟企业在中国是否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中国总被看成是一个有13亿消费者的大市场,这是否会让欧盟企业进入中国时对盈利抱有过高的期望?


丁凯:我认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任何企业都要先做好功课。有些企业做得很不错,有些企业则不然。如果简单地认为中国只是一个拥有 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那么企业将受到极大挑战。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要好,消费者的思考方式、市场需求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果简单地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大市场,这是错误的。企业需要明确想进入的是哪个市场,就好比中国有这么多不同的美食,但你需要的是东北菜、上海菜,还是云南菜,要想得更具体些。在世界某些地区成功的商业实践,如果想复制到中国,可能并不奏效。因此,对外企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固执己见,就是很大的问题。


在这种意义上,有一些企业低估了竞争。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欧盟企业应该对此做好准备,并保持欧洲市场开放。如果有人问我们如何看待吉利收购沃尔沃,我们的回答是“欢迎”。这很不错。我是比利时人,沃尔沃最大的工厂在比利时,我知道这项投资十分受比利时政府、当地工人以及工会的欢迎。


环球时报:据了解,商会非常关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提高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的内容。您认为,中国政府的宏观目标对外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前景规划有什么影响?

丁凯:“十二五”规划将给欧盟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会。正如我刚才所讲,“十二五”规划中涉及的环保、能效、绿色科技、低碳发展等方面都正好是欧洲的强项,很多技术可以加速转移。欧洲过去是技术的最大来源国,这一状况还会持续。此外,尽管欧盟金融体系受到的打击比中国要大,但我们并不是危机的源头,随着欧洲各项措施到位,欧盟金融体系会更稳固,所以这方面双方可以展开合作。我们还有不错的医疗设备产业和物流业。中国仍面临收入和消费差距,如果中国解决了众多人口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市场还会扩大,这将为生产汽车、洗衣机、电视机等消费产品和耐用品的欧盟企业带来更多机会。